【随笔】城乡—听北大社会学系周飞舟教授的一节讲座

发布日期:2024-09-19 18:13

来源类型:知乎 | 作者:菲丝希尔

【澳门金牛版正版资料大全免费】【新澳开奖记录今天结果】【2024年新澳门王中王资料】【管家婆最准一肖一码】【新澳彩开奖结果查询】【2o24年新澳门开码结果】【4949澳门免费资料大全特色】【2024今晚澳门特马开什么号】【4949澳门彩开奖结果发现】【2O24澳彩管家婆资料传真】
【494949澳门今晚开什么】 【2024新澳免费资料】 【2021年澳门天天开好彩】

11月初很有幸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直属高校乡村振兴培训班,抱着学习的心态,看到了很多高校优秀的项目,结识了很多在乡村振兴战线上的有趣朋友。

而也很有幸听了来自北大社会学系主任周飞舟教授的一场讲座。

讲的是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城乡融合发展,其实就是人的问题。

工作了五年多的时间,这样子的讲座甚是珍贵。以前在大学时候被安排签到而去听一场讲座,多半是在台下玩手机。现在觉得这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总是不够。

这营养,为什么那时候不珍惜啊!

生于农村,长在田野,乡村里才有的泥土味儿。

当我脱离农村,逐渐的融入钢筋水泥丛林,发现根子骨子还在农村。

周飞舟教授从社会学田野调查的角度,向我们呈现了中国特色城镇化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呈现出阶梯式的发展。

工业城镇化1980-1994年: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土地城镇化1995-2012年:土地、金融、财政三位一体模式。

人口城镇化2012-至今:流动人口市民化,就地就近城镇化。

其实一直觉得社会学是个很有趣的学科。

让我感兴趣的其实是周教授关于乡村人口的生命周期画像。

第一代打工、结婚、生子。

在第二代出现区别。

一种是第二代出生、上学、考上好大学。

另一种则是继续重复上一代的生活,继续打工,循环往复。

一直到有一代考上好大学,阻断打工的代际传承。

中国人穷尽拼搏一生,都是为了下一代,这是一种家庭本位。

就像是那个我们中学课本上小放羊娃的放羊—卖钱—娶媳妇—生孩子—放羊循环怪圈。

一个小放羊娃在山上放一群羊。

有人问放羊娃:“你放羊是为了什么呀?”“为了卖钱。”

“那有钱了之后呢?”“娶媳妇。”

“娶媳妇之后呢?”“生孩子。”

“孩子长大之后呢?”“接着放羊。”

而唯一能突破这个怪圈的机会,就是考上大学。

通过考上大学,实现社会阶层的跃迁,实现人的城镇化。

虽然城乡二元对立体制在逐渐打破,但是城乡之间的差距依旧肉眼可见,医疗、养老、教育……

其实我坐在台下,我在想:现在考上大学,真的还是一个完全的阶层跃迁吗?

在工地打工变成在写字楼格子间打工。

背上房贷、车贷……

有时候甚至是掏空几个钱包。

周教授还有一个观点就是中国的城乡关系是在二元对立基础上却又有很强的共生性。

留在城里的人,和留在乡里的家。

说得真好。

人口流动是经济发展的血液,是发展的动力和稳定的基石。

庞大的流动人口需要乡土伦理在城市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每一个中国人的根都在乡村。

曼·雷:

9秒前:11月初很有幸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直属高校乡村振兴培训班,抱着学习的心态,看到了很多高校优秀的项目,结识了很多在乡村振兴战线上的有趣朋友。

杨竣文:

7秒前:这营养,为什么那时候不珍惜啊!

布拉克·珀尔曼:

1秒前:”

苏珊·爱森伯格:

4秒前:通过考上大学,实现社会阶层的跃迁,实现人的城镇化。